headphones
期货交易夜读 | 如何避开期货投资中的思维陷阱?
货币探险家
货币探险家
authIcon
资深研究
04-20 09:33
Follow
Focus
投资者不要像急功近利的短跑选手一样,总是想着快点赚钱。真正的成功来自耐心、理性和长远的眼光。
Helpful
Not Helpful
Play

交易路,不孤独。欢迎来到夜读栏目,本期内容来自文章欢迎大家下载金十期货APP(),订阅交易夜读专栏!

【期货交易夜读音频版】

女声普通话版

众所周知,《穷查理宝典》系统性地呈现了查理·芒格的投资哲学、思维模型与人生智慧,其核心内容除了多元思维框架、逆向决策方法论、长期主义实践,还包括人类认知偏误解析。这些思维陷阱不仅在投资领域让我们“掉坑”,生活中也常常让我们陷入困境。认识这些偏见,对“投资心理学误区”提高警惕,能帮助我们作出更理性、更明智的决策。

确认偏误

确认偏误是指个人选择性地回忆、搜集有利细节,忽略不利或矛盾的资讯,来支持自己已有的想法或假设的趋势。不论是投资中,还是生活中,人们都喜欢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信息,忽视或轻视那些与自己意见相左的证据。比如你坚信某只股票未来会大涨,就会不断地寻找关于这只股票的积极消息和分析报告,忽略那些潜在的风险。

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很多投资者因确认偏误而作出了错误决策。那时几乎所有人都坚信房地产市场永远不会崩盘,投资者不断加仓购买相关股票和债券,他们到处搜寻房地产市场“永远向上”的证据,根本看不到潜在的贷款违约风险和房地产市场泡沫。最后,2008年的金融危机狠狠教训了这些过于自信的投资者。

同样的剧情也曾在“大豆期货圈”上演。当时大豆价格已积累了一定涨幅,大家都在说“库存低、天气不利、刚需拉升”,有个人小声提醒大家“南美有丰产预期”,结果当场被怼“你懂啥,那是烟幕弹”。这种“我只想听我爱听的”思维,就是确认偏误。人们只愿意看到支持自己立场的内容,不愿意承认自己可能搞错了。结果行情拐头,很多人悔之晚矣。

或许当你到处寻找利多消息并自我安慰“这只是技术性调整”时,恰恰是需要技术性止损的时候。

所以任何时候,投资者都要记住,在期货市场这个舞台上,市场才是主角。有些刚入市的“小白”,觉得自己有点分析能力,在市场上频繁进出,赚了点小钱就自信满满,觉得“我的眼光太好了,市场都得服我!我就是巴菲特”,完全忘记了骄兵必败。

投资者一定要学会敬畏市场。市场永远是对的,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跟市场“讲道理”上,因为它不会听你的。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比市场更聪明,他可能很快就会被市场逻辑狠狠教育一下。就像期货市场,运行规律看似清晰,实则变幻莫测。投资者跟市场对抗,不仅耗时耗力,还会错失宝贵的投资机会。

我们永远不会比市场聪明。投资者要保持谦虚,市场的每一次波动,每一个反面的声音,都可能是我们的老师。我们要敢于挑战自己的观点,主动去寻找、倾听与自己立场相反的声音,这样才能避免掉入思维陷阱。

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指个人受群体行为的影响,在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公众舆论的行为方式。实验表明,只有小部分人能够保持独立性。人们有时候会因为群体力量而作出决定,尤其是在市场充满不确定性时。当大多数人都在做某件事时,我们很容易跟风,甚至不管自己是否真正了解这件事。在投资市场,从众心理有很大危害。当市场充斥着看涨的声音时,你很容易跟着买进,恐慌情绪也能带动群体行为,导致价格暴跌。

股市大涨,往往会在短时间内吸引大量散户进场,当大家都在讨论市场还会突破,跟风买入的时候,往往应该“卖在人声鼎沸时”。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时,股市暴跌,许多投资者因恐慌情绪盲目抛售股票。尽管很多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但投资者依旧“随大流”卖出,导致市场进一步下跌。一些冷静的投资者,反而逆势而为,抓住了危机中的机会,赚得盆满钵满。

所以在投资市场,一定不要跟风!在市场情绪过度乐观或恐慌时,投资者要有独立思维,冷静分析基本面变化,学会从“羊群”中脱颖而出。人类在进化时保留了一种生存本能,就是会不自觉地求得群体认同,被群体接纳可以帮助我们应对生存困境。但在投资市场,“孤独者”往往才是胜利者。大家都在一边的时候,行情可能已经到头了。股票不是“朋友圈”,点赞多不一定涨得多。

归因偏差

归因偏差是指在归因过程中,由于受主观因素影响,得出的结论可能会偏离真实的客观规律的倾向。归因偏差容易导致对因果关系的错误判断,从而引发严重的决策失误。人们总喜欢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能力”,而把失败归咎于“外部环境”。这种思维习惯在期货市场非常常见。

2016年,一位期货交易员通过预测美联储加息后的市场反应,成功从黄金期货市场获得了不菲的收益。当时,他很为自己的“精确判断”而自豪。然而,当市场突然反转时,他却将损失归咎于“市场干扰”。这并没有帮助他成长,反而让他忽视了自己判断中的盲点。

期货市场是残酷的,投资者得诚实地面对自己的每一个判断、每一次操作,这样才能在市场中长期“生存”。把收益归功于运气,把锅背在自己身上,才是成熟交易员的表现。学会接受自己的错误决定,理性地分析自己的决策,投资者才能不断进步。

损失厌恶

损失厌恶指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面对损失的痛苦,远远大于获得收益的愉悦。投资者可能因为一次亏损而感到不安,从而忽视接下来获利的机会。这种情绪在期货市场尤为明显,因为市场波动大,损失容易让人陷入“停不下来”的状态。

笔者有个朋友,曾做多棉花期货被套30%。当时大家劝他止损,他一边盯盘一边说:“我这单不可能不解套,这就是在洗盘,我可不能被洗出去。”后来再遇到他,他说棉花这个品种不适合他,他已经不做了。在期货市场,“损失厌恶”会让投资者死扛不止损,但真正的勇气,是在亏损面前敢于承认“我错了”。

山巅的树往往是最具韧性的,历经风霜雨雪仍能屹立不倒。你可以耐心等待行情反转,但一定要先学会“生存”,别让市场先把你“清仓”了,不要因过于担心损失而不愿止损。损失并不可怕,放任亏损扩大才是最致命的。

沉没成本谬误

沉没成本谬误指当你前期在某件事中投入了大量成本(时间、精力或金钱),即使这件事已经注定没有好结果,但你依然不愿意放手,宁可继续投入。这种思维误区在期货市场尤为常见,尤其是在投资者被“浮亏”困住时。所以,任何时候投资者都要清楚,自己能承受多少亏损,市场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该停止。

2014年,笔者曾亲眼见证过一个经典的故事。某投资者连续加仓多头,越跌越买,当期货公司风控人员跟他沟通时,他激动地说:“越往下跌反转的概率越大,商品不可能没有价值吧,况且我已经投入这么多了,不可能现在离场。”最后,由于市场没有按预期反弹,他被“套住”了,持仓被强平。而且就是这么巧,在他的持仓被强平后不久,行情开始反转。之后一段时间,笔者经常听到他跟风控人员吵架,说这是对方的责任,要是对方不强平他的仓位,他已经赚了多少钱。但事情已经发生了,说再多都于事无补。事实上,被强平之前他有很多机会减仓,或者加仓时少加一些,如果他不那么执着于在每一次下跌时摊薄成本,少加几次仓,或许结果会不一样,但可惜的是没有如果。就像你在火锅店点了一桌子菜,吃了几口就饱了,但还逼着自己继续吃,认为“钱都花了,不能浪费”,结果自己撑得难受,甚至可能进医院。

很多投资者能在期货市场“活”下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懂得止损”。每一个成功的交易员背后,都有一堆“止损”单。因为投资者是人,不可能每次都对,亏损是交易的一部分,止损是管理风险的关键。聪明的交易员会在交易开始时就设定好止损位,并严格执行。

理性的判断应该基于现在和未来,而不是过去的投入。钱花了就是花了,市场不会因为你之前亏了而“心软”。沉没成本的陷阱总是让我们不愿意放弃,哪怕继续投入也无济于事。实际上,学会放手,才能为下一次决策腾出空间。人生也是如此,很多人被困在过去,却忘记了,这是以更珍贵的现在和改变未来的机会为代价的。

可得性偏误

可得性偏误指人们倾向于依赖最容易记忆的信息,而忽视其他相关信息。有时候,我们对某些事件的感知会被最近发生的事情所影响,导致我们高估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这种思维偏差也常常影响投资决策。

期货市场分析师和技术指标成千上万,但所有的分析都不可能完美。有些投资者完全依赖某位分析师的建议,盲目跟随。但查理·芒格警告我们:你永远无法完全依赖别人做决定。特别是在高风险市场中,投资者不能迷信任何人、任何指标,综合分析、总结经验,塑造可以迭代升级的思维模型,形成自己的判断才是最重要的。

2014年原油价格大跌时,许多投资者开始担心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因此回避能源类期货品种。但实际上,原油市场并没有像大家预期的那样持续下跌,很多投资者因为过度关注市场消息而错失了后来的反弹机会。

当然,参考别人的意见也很重要,但最终的决定必须由自己来做。投资者要学会独立思考,不要让近期的新闻和数据影响你对市场的全面判断,学会从更长远的角度来分析市场。

过度自信

过度自信是一种典型而普遍存在的心理偏差,对决策过程影响显著。过度自信是一种“我比别人聪明”的潜意识。很多时候,我们会对自己的判断过于自信,甚至高估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机会。过度自信可能让你觉得自己能够预测未来的价格波动,从而忽略其他声音和迹象,忘记谨慎建仓和风险控制,给交易埋下隐患。

有一年螺纹钢价格大跌,大家曾笑称“钢材卖出了白菜价”。一位交易员觉得当时钢价已经见底,便满仓做多。按说他的投资逻辑并没有错,因为商品总是有价值的,大家也觉得钢价不会再下跌了,肯定会出现反弹。但这个交易员却因过度自信,忘记了市场拐头可能有一段等待期,此时要少量试单,但他直接激进满仓,根本经不起一点反向价格波动,最终在价格拉升之前出局。所以,投资者出现“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想法时,一定要保持理性,不要因过度自信而忘记谨慎操作。在期货市场,你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某些投资者看到行情剧烈波动,就会心跳加速,想立即做出反应,甚至贸然入场。《孙子兵法·军争篇》中说“穷寇莫迫”,强调作战时需留有余地。交易同样如此,越到关键时刻,越要谨慎。

查理·芒格强调,情绪是决策的大敌!期货市场瞬息万变,情绪化操作只会加快被市场淘汰的进程。过度自信是期货交易的大敌。投资者面对市场波动时,要保持谦逊、冷静、理性。

锚定效应

锚定效应是一种心理现象,指人们在决策或估测时过度依赖最初接触的信息(锚点),导致判断出现偏差。投资者有时会过度依赖“锚点”进行决策,忽视实际情况的变化。在期货市场,投资者会以他最初看到的历史价格为“标准”预测未来价格。

2012年,许多投资者在国际原油期货价格跌至80美元/桶时,认为价格“不能再低了”,于是他们在该价位开始做多。然而,由于市场供需的变化,原油价格继续下行,这些投资者因被自己看到的价格低点“锚定”而损失惨重。所以,投资者不要让过去的价格或信息限制你的判断,要学会灵活应对市场变化,适当调整预期。

通过这些实际案例可以看到,心理偏差是如何影响投资决策的。《穷查理宝典》中提到的思维陷阱,不仅能帮助我们识别投资中的错误思维,也能让我们面对市场波动时保持冷静、理性,避免被情绪和偏见主导。

查理·芒格说过:“想要得到你想要的东西,最可靠的方法是让自己配得上它。”在期货市场,你想赚钱,就得有配得上赚钱的能力。这些能力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清楚自己大脑中是有“bug”的,它会自恋、情绪化、跟风、死扛、找借口。《穷查理宝典》不是教你如何做多做空,而是教你在风起云涌的市场里守住冷静和理智,透过价格波动看到“自己是不是又被骗了”。投资,赚的是认知的钱,是认清人性的红利。投资成功的关键,不仅是找对机会,更要学会识别和避开那些影响决策的心理陷阱。

让时间成为你最强的盟友。投资者不要像急功近利的短跑选手一样,总是想着快点赚钱。真正的成功来自耐心、理性和长远的眼光。通过《穷查理宝典》中的思维模式,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市场的本质,还能反思自己的心理偏差。这些误区看似微不足道,但在日积月累的市场操作中,往往能引发严重后果。

Open the app to read the full article
DisclaimerAll content on this website, hyperlinks, related applications, forums, blog media accounts, and other platforms published by users are sourced from third-party platforms and platform users. BiJieWang makes no warranties of any kind regarding the website and its content. All blockchain-related data and other content on the website are for user learning and research purposes only, and do not constitute investment, legal, or any other professional advice. Any content published by BiJieWang users or other third-party platforms is the sole responsibility of the individual, and has nothing to do with BiJieWang. BiJieWang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losses arising from the use of information on this website. You should use the related data and content with caution and bear all risks associated with it. We strongly recommend that you independently research, review, analyze, and verify the content.
Comments(0)

No comments yet

edit
comment
collection
lik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