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phones
最近一周对 DeFi 的思考
暴哥正能量
暴哥正能量
authIcon
趋势研究员
04-23 16:37
Follow

作者 :陈默 cmDeFi

Ethereum引擎重构讨论;

Ethena发链选择 Arbitrum阵营;

Unichain、MakerDAO 老DeFi都在动;

最近一周对 DeFi 的思考。

1/ 先说ETH相关的,V神提议用RISC-V替代EVM作为长期执行层。

尽量通俗易懂的解读一下:

(1) 可以粗浅理解为换发动机,目标是提升效率

(2) 应对未来可能面对的巨量计算消耗

(3) 突破EVM框架下难以逾越的性能天花板

(4) 这一更改仅发生在底层执行引擎

(5) 不会改变以太坊的账户模型、合约调用方式等

(6) 用户和开发者在使用以太坊时,不需要改变与智能合约交互的方式

总结来说,就是Vitalik认为,在长期来看,以太坊执行层的瓶颈最终会面临执行层本身难以验证或需要特殊硬件才能运行的这种问题(巨大的计算资源消耗),那扩容就会受限。而用RISC-V则是针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思路。至于为什么RISC-V更好,粗浅一些理解,RISC-V 代表着一种通用而高效的计算模型,同时它的硬件和软件生态更加成熟。目前还是讨论阶段,真是落地这个改动不会小,周期估计也是几年后的事情。

2/ Ethena发链

Converge选择 Arbitrum 阵营 这个选择我个人挺意外的,因为OP Superchain上有Unichain、Base等一众好手,Arbitrum在阵营上处于明显弱势,Arbitrum Orbit与OP Superchain虽然都是基于L2的扩展方案,但在设计上还是有些区别:

(1) Orbit 允许开发者创建专用的 Rollup 或 AnyTrust 链:既可以直接锚定到以太坊作为 L2,也可以锚定到Arbitrum作为 L3。

(2) OP Superchain 的愿景是一个由多条并行 L2 组成的网络。这些 L2(称为 OP Chains)都建立在共享的 OP Stack 标准代码库上。

不严谨的说:Orbit是纵向扩容,Superchain是横向扩容 模块化和灵活性上两者的观点有所不同,Orbit提倡开放性,比如 Orbit 链的DA 可以选择直接将数据发布在以太坊(Rollup方式),由数据可用性委员会(DAC)维护数据(AnyTrust方式),也可以集成到 Celestia 等外部数据可用性网络。Superchain则侧重于提供与以太坊等价的 EVM 执行环境,它强调与以太坊的一致性和多链标准化,模块化改动需谨慎进行。

3/ Unichain 流动性挖矿情况

收益还算可观,但需要自己控区间,全区间挖矿没什么存在感(Merkl上的APR是不准的,需要自己根据资金量和区间来算),相较于上个版本的流动性挖矿,门槛和难度都高了,新人对这个的热度不高,玩meme的人也不会玩,目前的受众群体还是老矿工,实际对老矿工来说没有新人抢收益也很香,嘴上骂骂咧咧身体都很诚实,属于是各玩各的了,靠这个让DeFi出圈也有点困难。

4/ Ripple稳定币RLUSD已经进入主流DeFi协议

(1) Aave已将 RLUSD 添加到V3

(2) Curve Pool已部署53M流动性

稳定币在今年真是火,似乎每个周期这个赛道都有一席之地。总能找到角度,不合规的时候算法稳定币表演,合规环境好的时候大哥们也纷纷下场。

5/Optimism推出 SuperStacks 活动,为即将推出的Superchain互操作性功能做准备

(1) 2025年4月16日至6月30日

(2) 鼓励用户在Superchain上参与DeFi,赚取XP

(3) 协议也可以叠加自己的激励措施

(4) OP官方说不会空投,只是社会实验

关注Superchain的话可以参与一下,比如去Unichain挖矿同时也能得XP,不建议刻意去刷,Superchain的互操作性一直是我在关注的,等待正式上线后会带来什么变化。

6/BalancerV3 上线 Avalanche,伴随 $AVAX 激励

奖励还算可以,但容量一般,BAL之前被Binance下架,但协议还是在积极做事,包括与生态的合作,更新迭代。这路老DeFi没像Uniswap、Aave这样做到龙头,又没有新DeFi的发币红利,生存的很艰难。只能寄希望于链上大爆发。

7/ Circle推出CPN网络,瞄准全球支付市场

一个将金融机构聚合在一起的合规、无缝且可编程的框架,旨在通过法币、USDC及其他支付稳定币来协调全球支付。这一网络的设计旨在克服稳定币在主流支付中面临的基础设施障碍,如合规要求不明确、技术复杂性以及数字现金的安全存储问题。

首先解决的是跨境支付问题,替代传统慢且费用高的支付环境,这个赛道好像以前知道的就是Ripple,但也不是很熟悉,同时提供了可编程性,总之是好事,带动区块链的普及。如果每个国家都有链上稳定币,则局面又不一样了,实际上也是在推动更多国家发行合规稳定币。

8/ "Bridge" war

(1) GMX选择 LayerZero 作为多链扩展计划的信息传递桥梁

(2) a16z crypto购买了价值 55M LayerZero 代币,锁定三年

(3) Wormhole发布未来规划路线图

一些思考:

这个赛道非常刚需,但也非常拥挤,从赚钱的层面大部分是依靠手续费,这个点上也是会越来越卷的,对用户来说是好事,因为费用会卷的比较便宜,从协议集成层面需要考虑的则是稳定性和安全性。

这些巨无霸们都是超级高估值,经济模型上来说很难设计,这个角度来看这种业务还是适合单独开一条链来做,或者模仿这种机制套入PoS链的代币模型。

9/ Spark(MakerDAO)向 Maple 部署了 50M 资金

需要关注的是,这是Spark首次在非美国国债领域进行资金部署,但有一个限额是1亿美金。

Maple是谁?

Maple 专注于连接链上和链下提供无抵押借贷,主要产品包括主平台Maple Finance和衍生平台Syrup:

(1) Maple的客户双方都是面对合格投资人和机构

(2) Syrup 的客户则是通过SyrupUSDC来扩展链上用户存款

Maple中有一个关键角色:

资金池代表(Pool Delegates):资金池代表通常是信誉良好的机构或交易公司,负责管理贷款池。他们是 Maple 生态系统中的核心管理者,职责包括:

- 对借款人进行信用评估,决定是否批准贷款

- 设定贷款条款(如利率、期限等)

- 监督贷款的执行和还款情况

- 如果借款人违约,负责追偿资产

明显可以看到协议运行的关键,基本取决于Pool Delegates。

Maple是个老项目,上个周期并不讨喜,主要是因为其的业务模式是吸收链上存款,然后通过中心化的方式无抵押的给链下客户放贷,这个理念在以前是不太容易被接纳的。但这个周期因为合规环境变化、用户思维变化,逐渐被接纳,但个人感觉USDS选择Maple部署资金仍然是一个较高风险的动作。

Open the app to read the full article
DisclaimerAll content on this website, hyperlinks, related applications, forums, blog media accounts, and other platforms published by users are sourced from third-party platforms and platform users. BiJieWang makes no warranties of any kind regarding the website and its content. All blockchain-related data and other content on the website are for user learning and research purposes only, and do not constitute investment, legal, or any other professional advice. Any content published by BiJieWang users or other third-party platforms is the sole responsibility of the individual, and has nothing to do with BiJieWang. BiJieWang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losses arising from the use of information on this website. You should use the related data and content with caution and bear all risks associated with it. We strongly recommend that you independently research, review, analyze, and verify the content.
Comments(0)

No comments yet

edit
comment
collection
lik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