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phones
ZORA空投翻车:早期用户「肝」四年,人均不足40美元
咖喱GetGei
咖喱GetGei
authIcon
web3美女
Follow
原文标题:《Zora 发币遭遇链上差评潮:早期用户被背刺,人均空投仅 37 美元》
原文作者:Nancy,


「PUA」多年的 Zora 终于发币了,苦等多时的社区用户却未能如愿等来「大结果」,打开钱包却只看到一笔甚至无法覆盖 Gas 费的「奖励」,更别提代币本身毫无用途。一时间,社区情绪彻底「破防」,链上声誉协议 Ethos 意外成了用户宣泄不满的情绪出口,Zora 的「翻车现场」也被永久记录在链上,成为信任崩塌的印记。


空投「打脸」早期用户,代币分配被指背弃社区


上个月,Zora 宣布即将推出原生代币 ZORA 后,将埋伏数年的社区期待值拉满。发币前夕,Base 官方更是接连发布多条推文为 Zora 造势,成功赚足眼球,各种梗图满天飞,多项数据直线飙升。


然而,这场空投却成为了最终却演变成一次令人大失所望的「世纪翻车」。4 月 23 日,Zora 开放空投申领,并表示,此次空投将 10 亿枚 ZORA 代币分配给 2,415,024 个地址。其中,大多数空投代币基于第一次快照分配(2020 年 1 月 1 日 8:00 至 2025 年 3 月 3 日 22:00),第二次快照分配的空投占比较小(2025 年 3 月 3 日 22:00 至 2025 年 4 月 20 日 8:00),并且涵盖了 Zora 最新协议上的 Coins 活动。具体分配数量基于用户在 Zora 上的活动以及对当前协议及其旧版本的整体参与度来计算,包括但不限于铸造、铸造、交易和推荐。


与此同时,代币 ZORA 登陆 Binance Alpha,符合条件的用户将获得 4276 枚 ZORA 空投。然而,这次空投的结果令许多长期参与 Zora 生态的用户感到愤怒,他们仅获得了少量代币,甚至连支付 Gas 费的额度都不够。


而近期参与的投机者及 Binance Alpha 用户却轻松分走了大量代币。这这种严重失衡的分配方式,不仅引发了社区的广泛愤怒,也被认为是对早期支持者的背叛。更令社区不满的是,Zora 空投快照被划分为两部分,但具体的分配标准却始终未曾公开,整个过程缺乏应有的透明度。


不仅如此,Zora 也因高度集中且不透明的分配比例引起了社区的强烈质疑。根据 ZORA 披露的代币经济模型,社区空投仅占 10%,而团队、金库及战略贡献者分配高达 65%,且且仅需 6 个月锁仓期便可开始解锁,具体解锁节奏同样未详细明示。


此外,Zora 官方表示,ZORA 代币仅为「just for fun」的 MEME 币,不承载任何技术或治理功能,主要用于社区奖励与生态激励。这一定位更引发了社区一连串追问:既然代币不具备实质用途,团队为何仍需占据如此高比例?社区又凭什么相信 ZORA 具备长期价值?



在多重失望情绪叠加下,Ethos 的差评功能被视为情绪价值的宣泄渠道,社区用户纷纷留下「差评」,导致 Zora 的可信度评分快速下降。不少用户直言,「链上记录不可更改,作恶项目要载入史册」。


空投进度过半用户领取率不足两成,人均仅获 37 美元


从价格表现看,Binance 数据显示,ZORA 上线后曾短时冲高至 0.0466 美元,次日则最低下探至 0.0172 美元,最大跌幅接近 63%,市场热度迅速冷却。


Dune 数据显示,截至发稿时,ZORA 空投中已有超过 5.14 亿枚代币被用户成功领取。其中,排名前 50 的地址共领取了超过 1.9 亿枚,平均每个地址领取了约 393.1 万枚,按当前价格(约 0.0235 美元)计算,价值约 9.2 万美元,占全部已领取数量的 36.9%。这表明空投分配呈现明显的头部地址主导的局面。



与此同时,从参与用户数来看,已有超过 32 万名用户参与领取,但人均仅领取 1571.1 枚 ZORA,折合价值约 37 美元。这种强烈的对比凸显出分配结构的极度不均衡——大户斩获巨额空投,普通用户则分配非常有限。


从领取进度来看,目前已有约 51.42% 的代币总量被领取,但仅有 13.35% 的符合条件用户实际完成了领取,这也进一步说明真正主动去操作领取的用户比例非常低,多数用户更倾向放弃领取。


用户参与度大幅回落,转型链上社交惹争议


成立于 2020 年的 Zora,最初定位是 NFT 市场协议。公开数据显示,该项目累计获得至少 5200 万美元融资,投资机构包括 Coinbase Ventures、Paradigm、Haun Ventures 等,其中最后一轮融资的估值高达 6 亿美元。然而,随着 NFT 市场遇冷和市场竞争加剧,Zora 逐步演变为专注链上社交和创作者经济生态系统,包括推出「Coins」功能,将每条社交内容(如图片、视频、文本)自动铸造成 ERC-20 代币,并推出自己的 Layer2 网络 Zora Network。



尽管不断探索新的叙事方向,Zora 的整体生态活跃度却已显著回落。根据 Dune 数据显示,截至 4 月 24 日,Zora 网络上累计创建的智能合约已超过 351 万个,但从每日合约创建数量来看,数据已从早期高峰的 14.4 万笔下降至约 1.3 万笔,仅为峰值的不足一成;同样地,Zora 网络累计交易量已突破 8740 万笔,然而每日交易量也从历史高点 333.8 万笔降至当前约 42.8 万笔;活跃地址总数尽管已达 47 万个,但对比去年最高点时每日活跃用户约 25.9 万个,如今仅为 5.09 万,显示出用户参与度有所回落。



收入方面,DeFiLlama 和 Dune 数据分别是显示,Zora 的累积收入仅为 540 万美元,Zora Network 盈利仅为 527.74 ETH。也被社区认为,远不及其 6 亿美元估值所对应的市场预期。


此外,尽管 Zora 声称为创作者带来数千万美元收益,但其链上实验性和代币化叙事仍引起争议。比如近期 Base 协议负责人 Jesse Pollak 赞扬 Zora Coins 活跃用户创历史新高,但 ZachXBT 批评这些代币为「病毒」,市值未超 500 万美元。对此,Jesse 承认大部分内容几乎无价值,少数内容价值巨大,但 ZachXBT 质疑为何创作者要发行大量代币稀释品牌。Jesse 反驳称,链上创作不会稀释品牌,好的内容会自然传播,市场和算法决定其价值。


总的来说,Zora 试图以链上社交和代币化叙事重塑自身,但虚高的估值与日益冷却的生态活跃度早已埋下信任危机的隐患,而这场缺乏诚意的空投,或将成为压垮社区信心的最后一根稻草。

Open the app to read the full article
DisclaimerAll content on this website, hyperlinks, related applications, forums, blog media accounts, and other platforms published by users are sourced from third-party platforms and platform users. BiJieWang makes no warranties of any kind regarding the website and its content. All blockchain-related data and other content on the website are for user learning and research purposes only, and do not constitute investment, legal, or any other professional advice. Any content published by BiJieWang users or other third-party platforms is the sole responsibility of the individual, and has nothing to do with BiJieWang. BiJieWang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losses arising from the use of information on this website. You should use the related data and content with caution and bear all risks associated with it. We strongly recommend that you independently research, review, analyze, and verify the content.
Comments(0)

No comments yet

edit
comment
collection
lik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