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4月步入尾声,比特币市场气氛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数据表明,比特币可能比大多数投资者预期的更快创下历史新高。大量空头清算、机构增持以及比特币与传统资产脱钩的趋势,为BTC价格冲击10万美元大关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大量清算助推比特币重返94,000美元
在刚刚过去的一周里,比特币价格上涨了11%,一举突破93,000美元,短暂触及94,000美元高点。此次反弹发生在特朗普政府释放降低进口关税信号、以及美国一季度企业财报超预期之后,激发了投资者对风险资产的兴趣。与此同时,现货比特币ETF连续五天净流入资金高达31亿美元,创下了自今年1月ETF正式上市以来的新纪录。这一强劲的资金流入,进一步夯实了市场的看涨情绪。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价格上涨,但衍生品市场却展现出微妙的背离信号。永续期货的资金费率一度转为负值,这在牛市期间极为罕见,表明空头在试图阻击涨势。但结果却是,随着比特币价格攀升,空头仓位大面积爆仓。
自4月21日以来,超过4.5亿美元的比特币空头仓位被强制清算。这种短时间内的密集清算,不仅为多头扫清了上涨障碍,也进一步加剧了上涨动力,助推BTC成功重返94,000美元关口。
截止目前,比特币价格为94821美元。
机构增持明显,10万美元指日可待?
或许最能支撑比特币继续冲高的因素是:机构投资者的坚定增持。
虽然永续期货市场的散户情绪显得谨慎,但月度期货合约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4月26日,比特币两个月期货的溢价(基差)升至7周以来的新高,目前维持在6.5%左右,接近强势看涨区间。
换句话说,尽管短线交易者在现货和永续市场中显得犹豫,但机构投资者在通过传统期货市场持续押注比特币的长期上涨。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短短五天内,现货比特币ETF流入资金高达31亿美元。考虑到比特币现有的流通量和流动性状况,这种规模的增量买盘极具影响力。而且,随着各国央行货币政策放松预期升温,越来越多的资产配置顾问也在重新审视数字资产在资产配置中的角色。
在传统市场的不确定性上升背景下,比特币越来越被视为一种“宏观对冲资产”,而不仅仅是投机性工具。
比特币的意外顺风
更广泛的宏观经济背景也为比特币提供了“意外顺风”。
首先,美元指数在4月后半段持续走弱。这不仅反映了美国经济数据疲软,也表明全球投资者对美联储政策转向的预期升温。弱势美元通常利好以美元计价的稀缺资产,而比特币作为稀缺数字资产的代表,自然成为受益者之一。
其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近下调了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并警告通胀风险卷土重来。在这种背景下,传统金融资产(如国债、股票)面临双重压力,而比特币和黄金等非传统避险资产反而吸引了更多目光。
更不用说,美国财政部传出可能在部分外汇储备中引入比特币敞口的消息,也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市场的风险偏好。
正如Nansen CEO Alex Svanevik所总结:“如果连国家级的主权资本都开始考虑配置比特币,那么下一轮上涨的天花板将远高于当前市场的想象。”
散户心态与市场周期的微妙关系
虽然机构资金在积极布局,但散户投资者却表现得异常谨慎。根据Glassnode链上数据,目前散户钱包(持有小于1 BTC地址)的新增数量增速明显放缓,许多小型投资者仍在犹豫不决。
这种散户恐惧、机构加仓的局面,在历史上曾多次出现在重大上涨周期的初期阶段。正如2017年和2020年两轮大牛市所展示的那样,真正疯狂的涨势,往往是在散户重新疯狂涌入之后才出现的。
因此,如果当前趋势持续,比特币不仅有望在5月突破10万美元,更有可能在下半年迎来一轮由散户、机构双向驱动的共振式上涨。
过去一周,加密市场净流入近 90 亿美元!资金回流,投资者兴趣正在强势复苏。
结语
虽然目前市场整体情绪仍然保持谨慎,但从清算数据、ETF流入、期货溢价等多维指标来看,比特币正在积蓄冲击10万美元的动能。当然,风险也并未消除。比如特朗普政府对中美谈判的态度变化,全球经济数据的波动,以及潜在的金融监管不确定性,都可能成为短期扰动因素。
不过,从结构性变化的角度来看,比特币作为全球性、去中心化的稀缺资产,正逐步摆脱过去高度依赖宏观流动性的标签,转向更广泛、更加多元化的投资逻辑。
正如链上分析平台Nansen CEO Alex Svanevik所言:“在整个贸易战期间,比特币表现出意料之外的韧性。持续的利好消息——尤其是美国财政部正在寻求将部分储备转为比特币的讨论,正在推高市场情绪。”
虽然短期内不排除波动和回调,但中长期来看,比特币突破10万美元,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No comment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