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phones
美国经济繁荣的“秘密武器”正被特朗普亲手摧毁!
货币探险家
货币探险家
authIcon
资深研究
Follow
Focus
错误贸易政策将让美国失去优势,无形资本收益或面临枯竭,全球规则重塑恐引发战略孤立危机。
Helpful
Not Helpful
Play

本文作者里卡多·豪斯曼(Ricardo Hausmann) 曾任委内瑞拉计划部长、泛美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现为哈佛肯尼迪学院教授兼增长实验室主任

1692-1693年间,马萨诸塞州塞勒姆根本没有女巫,却仍有数十人因认知谬误被处决。如今,类似的错误认知正在塑造美国经济政策:特朗普提出的“对等关税”基于双重误解——既错误认定美国承受巨额贸易逆差,更将逆差等同于经济衰退与外国剥削

这种被错误统计助长的叙事,正在威胁美国繁荣及其赖以生存的国际秩序。

按传统统计标准,2000-2024年间美国累计经常账户赤字达14.4万亿美元。表面看这像入不敷出——若以4%平均利率借贷,净利息支付应增加5760亿美元。但同期美国净金融收入仅下降190亿美元。那5570亿美元差额去哪了?深层分析揭示了一个常被忽视的美国优势通过创意、科技创新与专业知识创造价值的能力。这些无形资产支撑着全球子公司网络,持续产生足以抵消贸易逆差的超额回报。

尽管2024年美国商品贸易逆差达1.2万亿美元,但其跨境服务贸易顺差达2950亿美元。更重要的是,美国海外子公司实现2.1万亿美元销售额,远超外国在美子公司1.5万亿的业绩,最终形成8950亿美元净服务顺差,几乎抵消商品逆差。仅2024年,美国企业海外子公司就创造6320亿美元净收入。按保守4%回报率推算,这意味着15.8万亿美元的资产基础——对于账面累计赤字14.4万亿美元的国家堪称奇迹。

要理解这个矛盾,需重构叙事:美国实际“借用”的不是14.4万亿而是28万亿美元。半数用于国内消费,半数投入海外直接投资。关键差异在于美国企业的资金运用方式——通过将资本与创意、知识产权、组织能力等无形资产结合,它们获得了8%的回报率,远超外国被动投资者4%的收益。

本质上,美国出口的不仅是美元,更是一种能持续创收的“隐形资本”。2005年我(即豪斯曼)与同事费德里科·斯特泽内格(Federico Sturzenegger)将其命名为“暗物质”——传统统计无法捕捉的知识资产价值。这种结构性优势长期允许美国在维持贸易逆差时免受利息攀升等常规后果。自二战结束(特别是1994年乌拉圭回合谈判)以来,美国主导建立了跨境投资与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发展中国家则获得美国市场准入。这个不完美的全球贸易体系,使美国能持续提取无形资本的价值。

如今这套基石正被动摇。特朗普的“解放日”关税不仅是象征,更意味着对数十年来全球贸易投资原则的背弃。若美国被视为放弃开放市场承诺,各国可能削减知识产权保护。美国科技、制药、娱乐巨头的收益将面临更高税率、更严监管甚至征收风险——那些抵消经常账户赤字的收入可能枯竭。

特朗普议程的损害远超贸易领域。美国经济模式的强大始终依赖其对人才、资本与思想的开放从参与原子弹研发的欧洲移民,到当今AI与生物科技精英,数十年来美国一直是科技人才的磁石。但当美国转向封闭——打压高校、削弱科研、封闭国门——它正在摧毁维持外部平衡的“暗物质”知识基础。

地缘政治后果可能深远。加拿大、欧盟等盟友已通过加强彼此联系来对冲特朗普政府的不可预测性;拉美国家纷纷效仿。全球高校也在争夺美国学者。若美国不再被视为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捍卫者,它或将滑向战略孤立

历史教训值得警醒。20世纪初,德皇威廉二世拆解了俾斯麦精心构建的同盟体系,将之视为过时约束。其激进单边政策最终导致德国被包围,为一战埋下祸根。他未能认识到,那些看似束缚的制度实为德国安全与影响力的根基。

特朗普正在重蹈覆辙。他将现有贸易投资体系视为陷阱而非成就,决心摧毁使美国繁荣、扩展影响力并避免大国冲突近一个世纪的机制。美国力量的衰退并非必然,但误解贸易逆差本质、试图“修复”本无问题的体系,可能将统计假象变成真实危机

Open the app to read the full article
DisclaimerAll content on this website, hyperlinks, related applications, forums, blog media accounts, and other platforms published by users are sourced from third-party platforms and platform users. BiJieWang makes no warranties of any kind regarding the website and its content. All blockchain-related data and other content on the website are for user learning and research purposes only, and do not constitute investment, legal, or any other professional advice. Any content published by BiJieWang users or other third-party platforms is the sole responsibility of the individual, and has nothing to do with BiJieWang. BiJieWang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losses arising from the use of information on this website. You should use the related data and content with caution and bear all risks associated with it. We strongly recommend that you independently research, review, analyze, and verify the content.
Comments(0)

No comments yet

edit
comment
collection
like
share